8/12/2023,光纖在線訊,說起光器件領域TO的封裝材料,許多TO廠商都會不約而同提起一家供應商豐雁電子。據說在TO管帽領域,他們的市場份額至少在60%以上。這家企業位于新進的網紅城市——山東淄博。今天如果不是因為燒烤,相信很多人并不一定知曉淄博在哪里,即便我們人人會說的成語”揮汗如雨“描述的就是兩千多年前的淄博。在一座并不著名的北方小城里,豐雁靠什么在十幾年的時間里把一向由日本松下德國肖特這些世界知名企業把持的市場后來居上的呢?帶著這樣的問題,光纖在線的編輯走進豐雁,向豐雁銷售部許化東總監,還有張峻瑋總經理了解他們成長的故事。
許總(左),張總(中)與編輯在豐雁(攝影:豐雁電子銷售部劉潤聰)
豐雁電子位于淄博周村區萌水鎮上,在當地屬于文昌湖開發區,距離淄博市區有20多公里。豐雁的對面就是他們的姊妹公司——做管座的澳豐電子。兩家公司的大股東都是一個人韓總。走進豐雁,廠區的樣子很有點老國企的樣子。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很難想象這樣一家公司在如今的光通信市場上扮演著如此重要的作用。
許總告訴編輯,豐雁這個名字是2003年合資公司到期后改的,他們原來是叫豐元電子,成立于1992年。最初他們的產品是晶振,濾波器這些。進入光通信行業是因為一個深圳的朋友介紹。因為做晶振及濾波器管座和做TO管帽需要共同的燒結工藝,在2009年前后,他們轉型進入了光通信行業。如今十多年過去,TO管帽已經占到他們銷售額的九成以上,銷售額已經在幾年前破億。
豐雁做TO管帽,標準產品單價從最初的一兩塊錢做到現在的一兩角錢,做到競爭對手紛紛撤出,背后自然有自己的核心優勢。聽許總說,這么多年豐雁在設備投入上非常舍得。他們擁有5000平米多的超凈廠房,擁有日本光馳品牌等8臺鍍膜機,擁有全自動外觀檢測設備,擁有日本和英國的面型檢測儀,有幾十臺燒結爐,在產能和檢測能力上,他們無疑是行業領先的。
按張總的說法,他們的管帽有自己的透鏡技術,自己的鍍膜技術,自己的燒結技術,自己的金屬表面處理技術,還有全方位的測試技術,十多年來專心做這個產品,所以才有今天的市場份額。TO管帽是將可伐材料和玻璃透鏡燒結在一起,透鏡的透光效率對TO的性能有關鍵的影響。以往管帽有用平窗,有用球透鏡,最新的要采用非球透鏡。TO的尺寸常用的有TO46, TO56等。最常見的TO46管帽,豐雁的月產量已經在1800萬只以上,高速率的TO52H也在月產300萬只。
編輯問張總,作為行業領先者,他們如何看待競爭態勢。張總的回答是雖然已經市場份額最高,豐雁并非能夠高枕無憂。一方面包括某些客戶在內,新進這個領域的公司還是不少,另一方面在高端非球透鏡的管帽方面,他們的市占率還不高。在TO管帽領域,25G以上高速率產品至今還是外商占主導。2019年他們進入非球管帽市場,豐雁的非球透鏡管帽產品今年的銷售目標是1000萬只,雖然今年市場下滑,可能不容易完成,他們還在努力。除了常規的TO46和56,許經理介紹他們還開發了迷你的TO25,獨家供貨的TO25,大尺寸的面型檢測TO230產品等,在光通信以外,最近幾年來,豐雁還在傳感,激光雷達等領域的TO管帽市場進行開拓。
走進豐雁,感受最深的是他們滿墻的榮譽和公司的低調形成的對比。據張總說,整個廠區從92年建成就沒有大改過。這么多年,他們很少對外宣傳,參展也很少,展位也不過一個標準展位。在光通信行業,他們真正是靠口碑營銷,一般都是通過客戶推薦獲取新的客戶。產品質量無憂,價格有優勢,公司有信譽,客戶自然喜歡。
“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實現夢想,為國家創造財富“這是豐雁的企業文化。張總告訴編輯,豐雁一成立他就在公司了。在文昌湖區,豐雁是家喻戶曉的企業,許多員工在這里工作幾十年,孩子都上了大學。豐雁的成長回報了家鄉,而豐雁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家鄉的支持。張總說,在小城市做企業,人才是個難題。豐雁的解決方案就是和當地的大學合作,當地的山東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都常年和他們合作。他們還和同樣在淄博的山東理工大學聯合進行研究生培養。
無論玻璃和金屬的燒結,還是透鏡制作與鍍膜技術,都是相對傳統的技術。二者的結合成就了TO封裝技術的關鍵。如今,雖然新型的器件封裝技術層出不窮,但是同軸封裝憑借技術成熟和成本優勢應該還有相當長的使用時間。從電子器件到光電子器件,豐雁的轉型與發展故事令人贊嘆。
第一次來淄博,作為游客,很快就會愛上這座城市的干凈,樸實,厚重的文化。淄博人似乎喜歡雁字,不知道是不是和當年的齊國名相晏嬰有關系。在淄博,家喻戶曉的還有服裝企業蘭雁,因為蘭雁,淄博成為燒烤之城前面的牛仔褲之城。今后,淄博還會成為光電子之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