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此之前,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初創公司前仆后繼,英偉達還會那么突出,但是可能不會永遠這么輝煌,當生成式AI的泡沫幻滅時。
8/25/2023,光纖在線訊,Lightreading文章,作者 Iain Morris,關于24日發布的英偉達2季度財報,Morris強調該公司的市場能力令人擔心!叭绻枰獙ふ谊P于當前生成式AI的炒作有點失控的證據,一定要從英偉達Nvidia公司身上去找!
這家位于炒作中心的芯片制造商剛剛發布的財報好到超過預期。英偉達2季度財報銷售額同比翻倍到135億美元,環比增長88%。凈利潤6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令人吃驚的843%。
在昨天的財報發布會上,英偉達創辦人兼CEO黃仁勛一如既往地強調“一個新的計算時代正在到來”,而把關于財報分析的細節留給他的CFO Colette Kress去解釋。
大家關心的焦點可能是英偉達的利潤為何如此之高,尤其是大量購買他們GPU的那些超算大客戶們。去年當包括黃仁勛在內無人討論生成式AI的時候,英偉達的毛利只有43%,而今天是70%多。
Morris的文章說,英偉達如今的地位就如同能源危機時候的石油公司,可以隨意要價,獲得驚人的利潤。更嚴重的是,連石油公司也不是只有獨家的,而去年的數據顯示,英偉達在數據中心GPU領域的市場份額超過90%,今天只會更多。
Morris說,現在的問題在于,在生成式AI領域,沒有其他人能像英偉達一樣真正賺到這么多錢。Nomura前分析師Richard Windsor在自己的博客中寫道如今對那些生成式AI領域的初創公司的估值邏輯只能用荒唐來形容。有多少客戶會樂于每月支付20美元購買生成式AI服務,泡沫很快就會破滅,最后也會落到英偉達那里。Windsor如今自己經營一家名叫Radio Free Mobile的市場研究公司。
英偉達現在一半以上的收入都來自AWS,谷歌,微軟等云公司CSP,另外一大塊是Meta這樣的消費互聯網公司。來自美洲銀行的分析師Vivek Arya認為,超級數據中心公司的總支出沒有增長多少。英偉達預測下個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70%,靠什么支撐呢?
黃仁勛的觀點是,數據中心產業價值1萬億美元,每年支出至少2500億美元,世界各地的數據中心都在加快在加速計算和生成式AI兩個領域加大投資,而且這樣的趨勢會持續很長。
盡管如此,現在這個階段不明確的是超算以外對于英偉達產品的需求實際上會有多少。在電信領域,英偉達的產品被用在基于安裝在邊緣網絡的GPU平臺整合面向RAN的加速計算和人工智能,日本的軟銀對此最為熱衷,但是其他運營商興趣平平,沃達豐也已經對在他們的設備上實現生成式AI的大語言模型興趣減弱了不少。該公司的CTO Scott Petty認為現在對此還缺乏商業應用場景。他說:“或許有些領域我們會需要部署大語言模型,但是不是今天,我認為利用那些擁有這個能力的超算數據中心或者AI公司的能力就可以滿足絕大多數需求!
英偉達如今還面臨來自網絡側的挑戰。2019年他們用69億美元收購了Mellanox公司,統治了Infiniband市場。這一技術主要用于數據中心高性能連接。黃仁勛認為這個技術對于大語言模型非常有利,但是Rosenblatt證券認為以太網技術會緩慢代替Infiniband。他們的觀點是:“對于大規模AI應用,需要成千上萬的GPU連接,以太網是最好的選項。英偉達如今兩方下住,推出了自己的Spectrum X產品,而這個領域要面對來自博通,思科,Marvell等的競爭!
Morris的問題是,如果電信運營商們開始對投資GPU興趣降低,其他一些客戶可能也會這么想。那么英偉達的業務增長從何而來呢?一季度他們有大約30%業務來自企業端,但是二季度這個數據沒有披露。
另外一個機會是所謂的“大模型推理”,TD Cowen的分析師Matt Ramsey指出,模型在需要大量計算資源的初次訓練之后會根據新數據產生輸出,推理可以讓AI應用避開超級數據中心成為可能。甚至還有可能是AI處理從云基礎架構轉移到終端上來,Windsor在博客中這樣認為。那樣會導致終端越來越貴,從而提振整個經濟。在此之前,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初創公司前仆后繼,英偉達還會那么突出,但是可能不會永遠這么輝煌,當生成式AI的泡沫幻滅時。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